美中关系近期在台海、日本紧张升温的背景下,迎来了耐人寻味的高层互动。台湾学者马准威25日接受《三立新闻网》采访时表示,川习两人10月底才见面,现在又通话,「从这一点来看的确不太寻常」,学者应该是与日本近期的「台湾有事」论调有密切关系。
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4日进行了约一小时通话,不但谈到贸易、乌克兰,也触及近日外界高度关注的「台湾议题」。但不少人发现,川普与白宫发言人对外说明时,完全没有提到台湾;反而是中国官方大篇幅强调「习近平阐明台湾立场」。引发各界关注的还有另一个罕见细节,即此次是习近平主动致电川普。而后,川普也与日相高市早苗进行了通话,并表示,川普在电话中说明他稍早与习近平之间的通话,但高市未进一步透露更多细节。
《纽约时报》24日报导指出,白宫表示,两人主要谈到三件事,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芬太尼、黄豆与其他农产品等议题。川普则在社群媒体发文,称两人进行了「非常好的电话通话」,还说双方在承诺的贸易措施上「都有重大进展」。他并宣布接受习近平邀请,明年4月将访问北京,并回邀习近平在明年稍晚赴美进行国是访问。
白宫发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也强调谈话「主要聚焦正在谈判的贸易协议」,尤其是美国农民的利益。
中猛推台议题川普却不提 背后的算盘?
但就在美国总统与白宫都回避提及台湾时,中国官媒却强调习近平「阐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包括「台湾回归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叙述。
对此,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马准威,25日接受《三立新闻网》采访时表示,「川普与习近平于10月底才见完面,没过多久就进行通话,从这一点来看的确不太寻常,应该是与日本近期的『台湾有事』论调有密切关系。」
马准威进一步补充,「加上不久前,美国国会辖下的『美中经济暨安全检讨委员会』(USCC)又建议,台湾应该考虑出资协助菲律宾升级军事基地,藉此强化美军的战力,提高美国在台湾周边的吓阻能力,这也等于强调军事同盟。」在美国默许的情况下,美、日、菲似乎正走向区域的安全同盟,自然让中方相当焦急。
不过,学者马准威也指出,虽然川普和白宫的公开声明中,没有特别提到中美双方谈及台湾相关议题。但对于习近平向川普阐明中方在台湾议题上的原则与立场时,美方对此响应「表示理解」,虽没有正面给予响应,但也可视为给了中方一个台阶下。
川普对台抱持模糊态度
在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日前首度公开表示「若中国封锁或攻台,日本可能军事介入」后,北京对区域安全情势明显升高警戒,中国外交动作也出现明显企图性,这段时间美国对台动向也更加受到关注。
美国前总统拜登任内曾四度公开表示「若中国入侵,美军会保卫台湾」,但川普对此向来保持着更模糊的态度。《纽约时报》24日的报导中就指出,习近平可能看准这一点,趁紧张升温之际主动致电川普,希望在美国政策尚未定案前,将川普「往北京的叙事方向推近」。

报导提到,中共担忧日本、台湾、美国正在形成一个「区域应对中国的共同战线」,因此习此举目的包括希望美国对日本近期的台海强硬表态「踩煞车」、企图对川普施加压力,要求其对台立场更接近中国版本,并在川普政府忙于乌克兰和平方案之际,争取更多政治交换的空间。
美盼中别成俄支柱
乌克兰战争也是此次通话的核心议题之一。川普公开表示希望「尽快让战争结束」,而习近平则试图把握机会,向美国提供「协助推进和平」的可能性,以换取在其他议题,像是台湾与关税上获得让步。
台学者马准威指出,「中国在俄乌战争中仍是普丁的重要伙伴,并持续支持俄方国军工业,虽然避免直接提供致命性武器,但许多零件仍来自中国。」
马准威并提到,「虽然俄罗斯遭到国际制裁,但对于国际制裁这件事,中国一向有自己的外交路线。但若中方不提供零件、不买俄罗斯石油,就有机会让俄罗斯更难在战争中支撑,这也是美方数次向中国题及此事的用意。」
中美贸易问题仍未解
尽管双方在南韩峰会中宣布一年期「贸易休兵」,但许多细节仍在拉距,包括中国今年大豆采购远远落后承诺、稀土供应协议仍未定案,以及辉达H200芯片是否出口中国,川普都仍在考虑。
对此,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 )表示,川普已收到各方意见,会「自行决定是否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