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訊】(記者林燕報導)中國房地產企業碧桂園的最新財報顯示,上半年淨虧損大幅擴大。這是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加劇的最新跡象。
據碧桂園週五(8月29日)提交給香港交易所的文件顯示,截至6月30日,2025年上半年虧損為190.8億元。雖然虧損額在其上週公布的預測範圍內,但虧損額較2024年同期(128.4億)增長了49%。
碧桂園稱,兩個原因導致虧損,一個是房地產開發項目結算規模明顯下降,且毛利率處於低位;另一個是,資產減值增加所致。
隨著7月份房地產市場低迷加劇,持續了四年多的中國房地產危機,對像碧桂園這樣負債纍纍的建築商造成尤為嚴重的打擊。與此同時,這家違約企業正試圖推遲在香港的清算程序,以便繼續進行債務重組。
總部位於廣東佛山的碧桂園曾是中國合同銷售額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自2023年違約以來,該公司一直在與債權人就重組數百億美元的境外債務進行談判。上週,碧桂園表示,持有現有公開票據本金總額逾77%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組協議,亦與代表組別一銀團貸款本金49%的協調委員會訂立重組支持協議,重組提案的主要條款已經協定。
彭博社報導,碧桂園同意了一批銀行債權人提出的一些關鍵重組條款。此舉可能會為整體債務重組鋪平道路。不過,要獲得重組協議的批准,碧桂園需要獲得這兩組債務持有人(銀團貸款人和債券持有人)四分之三的支持。
碧桂園在財報中稱,能否恢復正常經營的一大關鍵是境外債務重組。
「我們有信心在2025年底前完成全面的境外債務重組。」該公司表示,如果重組方案的五種選項獲得足額認購,那麼可以降債117億美元。
在此之前,瑞銀投資銀行亞太及大中華區房地產研究主管林鎮鴻(John Lam)預計,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時間將超過預期。
他表示,中國樓市第二季銷售已經再次疲軟,如果情況持續下去,反彈會來得比之前預期的還要晚。根據他的最新預測,除非北京推出額外的刺激措施,否則一線城市房價的復甦會由2026年初推遲至2026年中後期出現。
林鎮鴻因在2021年下調中國恆大集團的評級預警而出名,這比這家房企巨頭在房地產市場崩盤提早了11個月。
恆大於2025年8月25日正式從香港交易所下市,結束16年的上市歷程。從市值高峰期的超過3700億港元到停牌前的總市值21.52億港元,每股僅剩0.163港元,市值蒸發了99%。
自2021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香港法院已至少向六家中國開發商發出清盤令。
房地產行業曾占中國經濟的三分之一,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過去幾年僅管中共當局不斷嘗試重振房地產業,但不見起色。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