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6日訊】(英文專欄作家James R. Gorrie撰文/信宇編譯)最近幾十年來,包括知名中國問題專家章家敦(Gordon Chang)和筆者在內的眾多國際觀察家已經意識到「中國奇跡」不具有可持續性。然而現在,對於中共防止經濟硬著陸的能力,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警惕。
如今,關於中共在世界舞台上不斷擴大的作用,最常見的說法是與美國競爭,更廣泛地說,是與包括歐盟、日本和韓國在內的西方經濟體競爭。這種說法頗具說服力,幾乎從任何角度看都是正確的。
例如,中共本身當然將美國視為其在經濟、軍事、技術和地緣政治等幾乎所有方面的主要對手。至少目前來看是這樣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國家資本主義本質的經濟結構將令其競爭力大幅下降。
人口老齡化和總量萎縮的嚴重問題
造成中共經濟下滑趨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無疑就是始於1979年、正式結束於2015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所造成的廣泛影響。如今,儘管中共當局正在鼓勵中國民眾多生小孩添丁加口,然而中國正在為當初的計劃生育政策付出高昂的代價。如今的年輕一代對生育多個孩子(如果生育孩子的話)的興趣大大降低。甚至結婚也成為一些年輕人的累贅,以致於全國範圍的新婚夫婦從2013年的1350萬對降至2022年的680萬對(點擊可看)。
因此,中共正面臨人口迅速老齡化和總量萎縮的嚴重問題。目前中國人口的年齡中位數為38歲,而全球的年齡中位數約為30歲,這比全球年齡中位數高出25%以上。這把人口雙刃劍正在切斷中國經濟未來的臍帶。到2035年,中國30%的人口將超過60歲。鑒於自1961年以來,現在中國的死亡人數首次超過出生人數,這個比例將迅速上升。
勞動密集型經濟的災難性後果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人口趨勢不可能逆轉,其災難性後果也不可能逆轉,尤其是考慮到中國勞動密集型經濟模式具有的局限性。20世紀80年代初,中共決定向西方資本、技術和基礎設施投資實行直接全面開放,從而實施了勞動密集型這個宏觀經濟政策。
概括而言,中共同意向發達經濟體提供廉價勞動力,以換取西方對中國的投資。從根本上說,中共是在要求發達國家做它過去30年都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發展中國經濟。此後,製造業工作崗位流向中國,迅速為世界其它國家帶來了價格更低的商品、更多的全球消費,以及西方公司和中國製造商的爆炸性利潤。眾所周知,中國的富強源於世界製造業活動向中國的巨大轉移。
一黨專政終究無法容納新思想或靈活性
中國整體的知識基礎有所增長,然而增長幅度遠不及本來可以或應該增長的幅度。問題在於,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成本要高得多,而且正如1989年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六四」民主抗議運動所恰如其分地表明的那樣,這對中共來說是十分危險的。富裕起來的公民需要的不僅僅是財富,他們還需要民主與自由。
在天安門屠殺數千名學生震驚全社會之後,中共與人民達成的協議簡單而不可持續:中共以提供不斷增長的經濟,換取(老百姓擁有)有限的自由,以及不斷壯大的中國中產階級不對執政黨提出政治挑戰。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協議遇到的不可避免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清晰。當為維持經濟增長而擴大信息流動和行動自由的需求開始威脅到中共的權力甚至生存時,黨的利益往往就會優先於人民或國家的福祉。
中國正在日本化?
誠然,中日兩國的經濟歷史和經濟模式大相逕庭。然而,兩國在一些關鍵的經濟和人口因素上存在共同之處。這些因素包括資產價格下跌、經濟需求下降、人口老齡化和規模萎縮,而日本自1990年以來就一直在經歷這些問題。直到現在日本仍然在與出生率下降、國內經濟需求下降以及刺激政策失敗導致的公共債務居高不下等問題作鬥爭。
中國現在也面臨著類似的挑戰。隨著歐盟和美國尋求縮減對華投資,中國作為世界經濟行為體的地位可能已經達到頂峰。而且,如上所述,中國的人口發展趨勢預示著經濟將進一步衰退。還有其它一些因素需要考慮,然而這些因素最有可能把中國推向「失去的十年」(甚至可能是「失去的一代」),因為人口因素和消費需求在長期經濟健康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在這一點上,毫無疑問,今天的中共面臨著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從未有過的重大經濟和人口障礙,而當時恰恰是整個西方社會尚未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接納中共。然而現在,西方拯救中共的時機已經過去,不會再來。在中共治下,中國大範圍的經濟停滯、長期的政治鎮壓以及中共對經濟的持續控制,都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這些都不會帶來經濟增長和創新,反而有可能使經濟停滯永久化。
然而這些都是中共黨魁習近平提出的標準化解決方案。經濟增長與共產黨的生存之間的衝突正在加劇,中國經濟增長的可能性正在不可避免地喪失。
從根本上說,在今天和可預見的未來,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中共的極權統治。
作者簡介:
詹姆斯‧格利(James R. Gorrie)著有《中共危機:中國經濟崩潰如何導致全球大蕭條》(The China Crisis: How China’s Economic Collapse Will Lead to a Global Depression,2013)一書,並在其個人博客TheBananaRepublican.com上定期發表評論性文章。他目前常駐南加州。
原文: Is China Entering a Period of Economic Oblivion?刊登於英文《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