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4日訊】(記者夏松報導)在關稅戰衝擊下,今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國貿易額大幅下挫。以美元計價,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下降10.9%。
中共海關總署週一(7月14日)公布數據稱,以美元計,6月出口金額同比增長5.8%,增速較5月上升1%;進口同比上漲1.1%,上月為下降3.4%,當月實現貿易順差1147.7億美元。1-6月看,以美元計,中國出口金額同比增長5.9%,進口同比下降3.9%。
1-6月,中國前三大出口市場分別是東南亞聯盟、歐盟和美國,其中,對東盟出口同比增長13.0%,對美國出口同比下降10.9%,對歐盟出口增長6.6%。
從6月單月數據來看,對美出口同比下降16.1%,降幅較5月收窄18.4個百分點。
以人民幣計價,1-6月,中國對美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下降9.9%,進口下降7.7%。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中美貿易額與去年相比,由第一季的增長轉為第二季度的下降,降幅達到20.8%。日內瓦、倫敦經貿會談取得進展,中美貿易有所回升。
據界面新聞,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7月出口增速下行風險較大。主要原因是各類「轉出口」、「搶出口」進一步減弱,現有約41.3%的美國對華關稅會繼續顯著抑制對美出口,同時,外需整體放緩也會導致我國對包括新興市場在內的各類經濟體出口增速放緩。
他預計,中美經貿磋商將經歷一個複雜曲折的過程,今年外部環境波動對我國出口的拖累將主要在下半年顯現,後期出口同比增速或進入負值區間。
王青認為,伴隨後期出口增速持續下行,外部環境波動對進口的影響還會顯現,下半年進口增速可能會持續處於同比負增長狀態。貿易戰之外,未來影響進口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國內提振內需的政策效果。
報導稱,聯儲證券也在研究報告中提到,下半年出口或承壓。一方面,針對中國的24%對等關稅的豁免或將在8月到期;二是,當前獲豁免的電腦及半導體零部件等20餘類商品的關稅法案或於11月出台。這均會對我國出口造成一定擾動;第三,上半年集中「搶出口」和「搶轉口」或已透支下半年需求。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