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满10年,学者分析投资基建、强化区域经济合作上多有建树,美中摩擦也成中国拉拢盟友的利器,然而庞大的债务压力不只对盟友,也令中国经济问题雪上加霜。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拉开「一带一路」帷幕。10年过去,这项以经济为主体的战略,成为习近平任内最具代表性的政策,然而在看似风光的背后,却也映照出严峻的挑战。
一带一路10周年走到哪里?争议与收获一览
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国臣接受中央社采访时分析,当初「一带一路」提出时,设定了「对外投资」、「基础建设」,并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之下,与沿线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
他表示,如果就对外投资金额与计划,以及签署意向书或是实际落实合作的国家数量,那么当初订下的战略目标确实达成,甚至是超越。
致理科技大学国际贸易系副教授张弘远告诉中央社,「一带一路」从提出以来,大致分成了3个阶段,前3年偏向「制度实验」,为了解决国内生产过剩、新疆治理压力,因此大量的中国企业赴海外投资,中国也向其他国家积极示好。
第2阶段则是2017年前后,随着国际情势转变、美中贸易战开打,「一带一路」不再只是经贸策略,而是成为突破美国经济封锁与政治联盟的平台。
2020年之后则逐步进入第3阶段,全球经济不振加上去全球化,「一带一路」成为了链接中国的制造业与劳动力、煤、石油等资源相对丰富国家的重要策略,并且成为拉拢「非美国价值」国家的手段。
王国臣也提到,美中贸易战确实加速了「一带一路」的进程。
他提到,在美中贸易战之前,中国对外投资情况确实在萎缩、降温,主要的原因是北京逐渐注意到这个战略成为了一个钱坑,「中国大规模投资、借贷,对于开发中国家而言债务不断的扩大,但对于中国而言同样是压力,因为拿出去的钱收不回来,进一步对于自身的经济造成压力。」
然而,这样的情形在美中贸易战爆发之后有了转变,原本看似稍微降温的策略又再加速,并且转变成为打造「一个世界,两个体系」的核心战略。
王国臣说,中国今年扩大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除了是适逢10周年、过去3年受疫情所困,更重要的也是为了对抗美国而做宣示。
中国为何面临通缩?可能像日本失落30年吗?分析一次看
过去10年,许多欧美国家批评「一带一路」已成为「债务陷阱」,不少地区的居民也对于中国投资与建设反弹。此外,近期意大利是否要续签「一带一路」更成为国际关注焦点。
王国臣分析,意大利的考虑显示出在这样的制度下与中国贸易并没有获利,而对于部分开发中国家来说,如果债务等问题无法解决,那么随着时间,诱因会越来越低。
然而,他也强调在美中对抗的情况之下,仍会有不少国家会持续与中国维持「一带一路」的协议与合作,然而也会出现一些国家摇摆于美中之间,包含向双方要求贷款放宽、债务减免等。
张弘远表示,在债务压力的影响之下,有些国家已经找到处理与应对的方式,像是印度尼西亚,因此可以持续推进相关建设。然而整体而言,面对一带一路引发的债务问题,中国大致上会采取两个方向,如果是有特殊的战略位置与目的的建设,这些债务可能会概括承受;另一个则是延长债务期限,藉此寻找更多的投资者,共商共建。
他说,在现今的情形之下,地缘政治对抗性越强的地方,中国越不可能放弃或剔除已经签属一带一路协议的国家,「这些债务对他而言都是战略统战的必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