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经拒绝过多少次邀约?在社交场合总是站在边缘?在会议中选择当旁观者?或者为了避免在电梯里遇到人而选择走楼梯?
如果你始终保持内向性格的行动模式,拒绝和世界接触,你真的是在「做自己」吗?
还是说,这会让你错过许多重要的人生目标,而这些目标只有在你突破自身界限时才能实现?
世界上有超过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人都是内向者,而内向者一直在默默地改变世界。
内向者不是一种 分成4种完全不同的性格类型
所有内向者都属于同一阵线,但并非所有内向者都是一样的,有两个差异特别显著。
首先,有右脑型的内向者,倾向以主观直觉的方式来处理信息;还有左脑型的内向者,更偏向以客观分析的方式来评估信息。
其次,有社交能力较强的内向者,也有社交能力较弱的内向者。从这些差异的交叉汇编,可以得出四种基本的内向性格行为风格:
●受理性驱动且安于交际:务实的智囊(Mastermind,M型内向者)。
●受情感驱动且安于交际:敏锐的超级敏感者(Supersensiblen,S型内向者)。
●受理性驱动且不安于交际:高度逻辑思维的怪咖(Nerd,N型内向者)。
●受情感驱动且不安于交际:害羞的茧居者(Cocooner,C型内向者)。
内向不是不能外向 只是还没启用那 30% 的自己
无论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每个心理健康的人身上都同时具备这两种系统,只是比例有所不同。对许多人来说,内向和外向的特质大致相当,由于他们能够善用这两种行为的优势,因此被称为「双向性格」。
在其他人身上,也许内向明显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这句话对他们同样也适用:无论内向的比例有多高,外向的特质总是存在。或者更直白地说:
每个内向的人都有一点外向。
用数字来说明,就是:即使有七○%是内向的,依然有三○%是属于外向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而你只需要意识到自己或多或少具备外向的一面。许多内向的人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就像一名自行车选手,经常使用的腿部肌肉非常发达,手臂肌肉却相对瘦弱。
内向的人擅长低调,对于高调行为,只能说是勉强还行。这种差距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双重原因:首先,外向的行为本来就不太符合我们的天性;其次,我们很少练习。然而,这正是一个我们可以运用的潜能。
内向也能很外向 关键在「能量消耗」
即使是内向的人,也能表现得外向,做出外向的行为。只是相较于天生外向的人,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样的,当低调的行为更有优势时,例如专心研究一个主题或写书,高调的人就会觉得绑手绑脚。一般来说,没有人能分辨出一个天生外向的人和一个「假装外向」的人。
内向的人「假装外向」很辛苦 需要更多充电时间
当你假装外向时,例如在商展上每半小时就接待一位商业伙伴,或者在好友的婚礼上进行感人的致词时,你的感觉如何?觉得自己笨拙?紧张?兴奋?称职?还是所有感觉一起来?即使这种「假装」会让你感到不习惯或疲惫,也请不要气馁。这就像练习一项不常做的运动一样,一开始都会觉得很吃力!重要的是,你要为自己预留内向者所需要的恢复空间,休养生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