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经常担心,空气污染、水质或食物里的重金属会默默伤害身体。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任张家铭引述研究指出,每天习惯的一杯红茶,其内含的茶红素与茶黄素,是对抗重金属的力量。
张家铭于脸书专页「基因医师张家铭」发文分享,茶不只是陪伴味蕾,也可能是帮助民众抵挡环境伤害的低调保护伞。最新研究发现,红茶里的茶黄素和茶红素 有强大的抗氧化力,能帮助我们对抗镉、砷、铅、汞这些看不见的重金属所带来的氧化压力。
张家铭表示,空气、饮水、食物里都可能藏着重金属,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到,但它们确实会悄悄进入体内。工业排放、交通废气、老旧水管、甚至某些深海鱼类,都是潜在的来源。这些重金属会让体内活性氧升高,抗氧化系统被迫加班,长期下来增加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化的风险。
每天喝1-2杯不加糖红茶抗重金属
张家铭接着说,这项研究的实验显示,10到80微克/毫升的红茶多酚就能明显提升铜或镉暴露细胞的存活;小鼠连续喝红茶6天,可减少铬和砷造成的染色体损伤;大鼠每天摄取红茶萃取物,也能维持谷胱甘肽水平并降低脂质过氧化,这些数据都证明红茶真的能在细胞层面拆解重金属的攻击。
张家铭解释,每天喝上1-2杯不加糖的红茶,就能在日常中多一层防护。虽然茶黄素和茶红素在肠道的吸收率不算高,但肠道菌会把它们分解成小分子代谢物,这些小分子一样有抗氧化、抗发炎的效果。只要持续喝,保护力会像存款一点一滴累积。
他说,茶黄素虽然只占红茶干重的2到6%,却是红茶抗氧化的灵魂角色。它能抓住铁和铜离子,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还能直接清除体内的活性氧,阻断脂质过氧化的连锁反应。在喝红茶的同时,维持肠道菌相的健康更是关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或发酵食物,例如地瓜、燕麦、味噌汤或泡菜,都能帮肠道菌把红茶多酚转化得更有效率。
另外,茶红素是红茶里含量最高的多酚,大约占12到16%,也是红茶呈现红棕色的原因。它的结构比茶黄素复杂,但一样能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细胞内活性氧,还能选择性诱导癌细胞凋亡,而不会伤害正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