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九三阅兵,原本应该是中共藉由「抗战胜利」的历史记忆,来展示党对军队的绝对控制与军事现代化的成果。然而,当镜头聚焦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整齐方阵与昂首走过的导弹车队时,外界注意到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阅兵前后,中共军中一批将领突然遭到调查或落马,显示这场声势浩大的军事秀,其实是虚张声势,背后充斥着军中不稳与忠诚危机。
表面的「钢铁洪流」,背后的军心浮动
九三阅兵中,中共特别强调「新型战略武器」与「联合作战能力」,试图营造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形象。但阅兵结束后,数字与阅兵筹备、武器展示有关的将领却被传出接受审查,甚至传出装备采购与经费使用存在严重贪渎。这种「前台庄严、后台烂尾」的场景,让人联想到清末北洋舰队表面强大,却在甲午战争一触即溃的历史讽刺。
一位前驻北京的外国外交官评论指出:「阅兵的排场是为了安抚国内,对外展示武力;但将领接连落马,等于告诉全世界,中共对自己军队的掌握并不牢固。」
阅兵成为「忠诚测试场」
外界普遍认为,习近平藉由阅兵不仅要对国际展示军力,更重要的是在党内进行「忠诚筛检」。参加阅兵的将领,必须经过层层政治审查;一旦有任何背景不明或关系复杂的人,很可能在阅兵之后就遭到清算。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今年阅兵结束后,短时间内就爆出多名将领被查。
阅兵表面上是一场国家庆典,但实质上却成为习近平的「军中大考」。能否上台领队,能否与习近平同框,已经成为军中高层仕途的晴雨表。这种氛围反映出中共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处在高度互相猜忌的状态。
外界观感:阅兵愈大,心虚愈深
观察人士指出,正常国家举行阅兵,多半是纪念性质或展示国防透明度;唯独中共每逢内外交困时期,就会大搞阅兵。这次九三阅兵看似是对外展示军力,但结合将领落马的消息,反而让外界怀疑:中共是否正在透过大场面粉饰内部的腐败与动荡?
国际媒体普遍以「矛盾」来形容这场阅兵:一边是昂首阔步的受阅部队,一边是官场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的将领;一边是宣称「军队现代化」,一边却爆出武器采购黑幕。这种强烈反差,正折射出习近平当局的焦虑与军队的脆弱。
结语:阅兵难掩的政治危机
九三阅兵,本应是中共向外界展示「强军梦」的舞台,但如今却变成「军中腐败与忠诚危机」的放大镜。阅兵的越隆重,恰恰说明习近平越需要透过象征性动作来强化自身权威。而将领接连落马,显示这场阅兵不是「国威的展示」,而是「党内斗争」的延伸。
接下来,如果中共持续将阅兵作为权力斗争与忠诚测试的工具,那么每一次盛典,都将同时曝露出其内部的不安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