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的「大国军威」
近年来,中共在国际场合不断强调其「军事现代化」与「国防突破」,无论是航母、飞弹,还是高超音速武器,几乎每隔几个月就有新的「重大成就」被官媒大肆宣传。然而,许多信息并非经过第三方验证,而是中共单方面的叙事。
这种夸大式的宣传,并不是单纯的政治修辞,而是一种刻意制造的军事迷雾。它的作用有二:对外以震慑敌手,对内则营造「国力强盛」的幻象,以强化人民对中共政权的信任。
武器性能的水分
美国与欧洲多家智库曾经比对过中共宣称的装备与实际战力,例如歼-20战机虽然号称「隐形」,却在雷达散射截面与航电整合上存在巨大差距;航母「福建号」虽然采用电磁弹射,但可靠性与出勤率仍是未知数。更不用说火箭军内部腐败问题曝光后,不少所谓「先进飞弹」可能存在故障率高、误差大等致命问题。
然而,中共的官媒报导却几乎从不提及这些问题,反而塑造出「任何挑战中国者都必将失败」的叙事。
假想敌的塑造
夸大武力的同时,中共也不断透过媒体与教育体系塑造假想敌。美国、日本、台湾、甚至菲律宾,经常被描绘为「敌视中国的势力」。这样的叙事不仅为庞大的军费开支正名,更让民众忽略国内经济下行与社会问题。当中国青年找不到工作,当房市崩塌造成家庭财富缩水,军事宣传则成为一种「心理补偿」:至少在战场上,我们是强大的。
历史与现实的落差
问题在于,这样的「军事神话」与真实战力之间往往存在巨大落差。历史上,清朝北洋水师也曾号称「亚洲第一」,但甲午战争中却迅速溃败。今天的中共,是否正在重蹈覆辙?
习近平政府透过不断夸大武力,意图掩盖内部问题,但这种谎言若遇到真正战争检验,将会付出惨痛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