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4日訊】(記者沈越報導)一場打著「央企背書」「日賺2%」旗號的大型虛擬幣理財騙局近日在中國全面崩盤。「DGCX鑫慷嘉」平台自稱是「迪拜黃金商品交易所中國代表處」,涉嫌非法集資與傳銷,吸引逾200萬人參與,捲走資金逾130億元(人民幣,下同)後突然關閉,其社交帳號亦隨即清空。該事件受害者遍布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多地受害者報警維權。
「鑫慷嘉」平台宣稱,用戶只需投資USDT(美元穩定幣),每日即可獲得1%至2%的收益,年化回報高達300%。投資門檻僅為1000枚USDT,但大多數用戶並無真實交易權限,而是將資金交由所謂「上級」代為操作。平台講師鼓吹「跟單交易」,但據受害者反映,所謂行情實為後台操控,目的是誘導投資者不斷追加投入。
「鑫慷嘉」自稱獲得「迪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DGCX)授權,推出所謂「中東石油期貨保本項目」,甚至偽造簽約視頻,聲稱「國企參與」「能源與外匯雙軌運營」。但早在2024年底,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就三度發聲明,否認與該平台存在任何合作或授權關係。
在技術層面上,「鑫慷嘉」平台使用美國服務器搭建交易系統,並藉助Cloudflare和「混幣器」技術隱藏資金流向。有分析指出,該平台疑似涉及大規模跨境洗錢行為。
多位投資者7月14日向講述了他們的受害經歷。貴州的黃先生投入數年積蓄,損失超過九成。他無奈地說,「報警也沒用,警察說老闆已經跑到國外,還諷刺我們智商不夠。」
浙江餘杭的蔣女士說,在兒子勸說下,她抵押房產投入30萬元,只為「激活帳戶」提現本金與承諾的200%收益。不料平台幾天後突然關閉,她才意識到上當了。她的兒子自稱是平台「東部戰區其中一個軍長」,已提前提成60萬元購車,「我真沒想到錢一下子打了水漂,我馬上報警,看警察怎麼處理」。
據投資者提供的資料,鑫慷嘉內部設有金字塔式傳銷架構,全國劃分為四大戰區,下設「司令員」「軍長」「連長」「班長」等九個層級,參與者靠「拉人頭」獲取晉升與分潤。
「鑫慷嘉」平台6月26日突然凍結提現功能後,有微信群流出該公司創辦人黃鑫在會員交流群宣稱,他人已在國外,並宣告平台正式停擺。他還嘲諷投資者:「你們的智商和財富不匹配,我幫你們匹配了。」此言引發眾怒,並在各大維權群迅速傳播。
據投資者初步估算,鑫慷嘉騙案實際受害人數可能超過200萬人,涉案資金遠超官方公布的130億元。財新網和第一財經等媒體報導,鑫慷嘉平台盜用「DGCX」名義運營,實為詐騙團伙所設。
在中國互聯網門戶網站,近期不斷有公眾號發文揭露鑫慷嘉的詐騙方式,但不願觸及官方對該詐騙事件應承擔的責任。據大陸財經媒體報導,目前,廣東陽山縣警方已發布通報,認定該平台涉嫌跨境資金盤詐騙。多地公安也稱,該平台利用虛擬貨幣洗錢,並通過加密錢包向海外轉移資產,追回資金難度極高。
一位關注此案的學者張坤(化名)對表示,「此類案件屢禁不止,不僅因投資者金融素養不足,也與地方保護主義密切相關。一些地方官員與平台勾結,在平台崩盤前協助主腦潛逃,顯然早有預謀。」
張坤還表示,「『鑫慷嘉』是2025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虛擬幣資金盤案,暴露出中共監管遲緩與跨境執法乏力等問題。」
據公開資料,「鑫慷嘉」以精良包裝、誘人宣傳等手段,仍持續吸引新用戶加入。平台在崩盤前一日仍有講師鼓吹「系統升級」「提現排隊」,勸誘投資者貸款「補倉」,延續騙局。
張坤提醒公眾,對任何承諾「穩賺不賠」的投資項目,尤其是打著央企、政府背書旗號的所謂理財平台,都應保持高度警惕。
多位法律人士提醒,虛擬幣平台多隱藏於境外,受害者追回本金難上加難。公眾對任何打著「央企」「保本高收益」旗號的投資項目應高度警惕。
據企業登記資料顯示,貴州鑫慷嘉大數據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3月,註冊資本3000萬元,實繳為零,真實控制人信息目前未公開。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