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关中共高层变局传闻满天飞的情况下,大概没有多少人记得7月3日是两年前诡异离世的中共前总理李克强的生日,有意思的是,当天中共官媒《人民日报》却给人们提了个醒,在其第六版要闻刊文纪念李克强「诞辰70周年」。
文章开篇的「编者按」明确说道,今年7月3日是李克强诞辰70周年。「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已故党和国家领导同志诞辰纪念活动有关规定,本报今天刊发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撰写的纪念文章《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
早在2016年1月21日,曾披露过不少中共高层消息的中青报微信公众号「海运仓内参」发文,透露并解析了中共纪念「老同志」诞辰规格要求所藏的玄机,并在文章结尾抛出关键之语,称这些纪念活动「是观测中国政坛风向变化的重要参考」。
文章提到,纪念级别最高的是毛泽东,其诞辰纪念活动逢十、逢五十、逢百周年时都由中共中央主办,其后的邓小平也享受此种规格。至于排在毛后边的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等人,诞辰纪念活动也是逢十、逢五十、逢百周年时举办,具体来说,逢十周年,发表纪念文章,中央有关部门召开座谈会,中央领导出席并讲话,诞生地召开座谈会。逢五十周年,中共中央召开座谈会,中央主要领导出席并讲话。逢百周年,中共中央召开纪念大会,中共领导出席,中央主要领导讲话。
与此近似的是,对于已故的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家副主席的,诞辰纪念活动也可在逢十、逢五十、逢百周年时举行,但规格下降,如百周年是「纪念座谈会」,而不是规格更高的「纪念大会」。
2023年10月离世的李克强,今年诞辰逢十,中共官媒发表纪念文章符合规定,但纪念中共领导人仅70周年的冥诞,确实罕见。
然而,由于李克强之死存在种种疑点,民间怀疑其被毒杀,尤其在不久前网上还传出李克强被谋杀的全过程的爆料以及李的夫人程虹给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写的申诉信后,官媒刊发纪念文章确实不简单,果真应了那句「是观测中国政坛风向变化的重要参考」。
文章首先重复了以往中共对李克强的评价,诸如什么「优秀党员」、「作出了重大贡献」等,之后分五个部分回顾梳理李克强的生平事迹与主要功绩,包括有力推动共青团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大力推进中原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探索推动科学发展等。
文章提到李克强担任总理后,「持续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他「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他「坚决贯彻对外开放政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等,而这上述诸多政策,李克强在实施推动过程中,都与习近平产生了分歧,并受到了习的掣肘。文章在此着重提及,有什么用意呢?
文章还称李克强「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但实际上,在中共体制内,并没有真正以人民利益为重的党官,否则其是很难在中共逆淘汰的机制中生存的。
文章还特意提到,李克强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坚决拥护和支持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但支持的结果呢?
不过,文章最后又进入了喊口号的模式,将效忠习的「二四四二」模式重复了一遍。
从纪念文章涉及的几个方面看,可以感觉到似乎有不同中共内部的力量在博弈,一方面是通过纪念李克强,突出李克强所为,似有为李克强「昭雪」之意;另一方面,又强调李对习的支持,来淡化二者的分歧,包括最后再提「二四四二」。这表明,对于李克强之死的真相是否彻查,中共内部仍存在分歧。
此外,据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网在刊发纪念李克强的文章后又删除,进一步印证了分歧之说,而《求是》网是由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办,听命于中央书记处,作为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蔡奇在其中有什么动作吗?而据传蔡奇在李克强蹊跷死亡案中也扮演了某种角色。
问题是《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其主管单位也是中央委员会,为何两个同属中共中央委员会的报纸、刊物会不同调呢?谁在主导《人民日报》的方向?
简而言之,虽然因为中共的黑幕一直被掩盖,但官媒刊发纪念李克强的文章明显是「观测中国政坛风向变化的重要参考」,其传递的信息是中共内部对解密李克强之死上的分歧,而这分歧背后或许又涉及更多中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