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至9日,中共党魁习近平出访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中共党媒卖力地鼓噪。然而,中共党魁毕竟身在国外,无法控制国外媒体和民众,一些尴尬的瞬间被记录下来。
爱丽舍宫的红地毯短了?
5月5日,习近平的专机抵达巴黎机场,法国总理前来迎接,红地毯从候机厅铺到了飞机旁,算是正常的外交礼仪。
5月6日,习近平前往爱丽舍宫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马克龙在门口迎接,但红地毯只铺了很短的一块,习近平的专车停在红地毯旁,下车时却踩不到红地毯。
爱丽舍宫的红地毯为啥变短了?这应该不是法国人不懂礼仪,更可能希望尽量保持爱丽舍宫的原汁原味。爱丽舍宫庭院内仍然保留着原来的砂石路面,并未铺上现代化的方砖。在中共看来,这可能有点寒酸,但对法国来说,这是珍贵的历史。
爱丽舍宫的红地毯没有铺到大院门口,很可能还因为车能开进院内,直接到宫殿门口,只铺一块就够了。但这样的画面不能出现在央视和新华社的镜头里,否则会被认为中共党魁遭遇了怠慢。欢迎仪式也有类似的情况。
迎接仪式上没有红地毯
5月6日,马克龙在巴黎荣军院(Les Invalides)为习近平举行正式的欢迎仪式,通常应该看到的红地毯没有出现。
巴黎荣军院也是一处古迹,曾是一座接待和治疗退伍和伤残军人的医院,内有拿破仑的陵墓,还是法兰西军事博物馆,是游览胜地之一。此处同样作为古迹保留,维持了原有的石块路面。在法国人看来,这仍然是尊重历史,在这样的路面上铺红地毯应该很难操作,也比较难看,走路可能更危险。
这对比一年前马克龙访华的欢迎仪式,看上去差别很大。2023年4月6日,马克龙到访北京,在欢迎仪式上走过了长长的红地毯。一年后,法国的欢迎仪式没有红地毯,似乎欠缺了不少。
习近平在会谈中念稿
5月6日上午,习近平、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先进行了三方会谈。习近平面前有几张纸铺在桌面上,讲话时基本在念稿,与另外两人差别较大。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也准备了各自的记事本,应记载了会谈要点,但讲话时没有看稿。马克龙讲话时,习近平却仍然在低头看稿。
此次习近平访问法国,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冷战时期的1964年,法国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共建交。60年过去了,两国关系显然遇到了很多问题。西方国家联合围堵中共之际,几乎不约而同地拒绝邀请中共党魁访问,马克龙此次遭到了不少批评。
马克龙认为需要当面向中共党魁施压,阻止中共支持俄罗斯继续对乌克兰的战争,也需要讨论公平贸易等问题。双方的会谈实质是艰难的,双方代表在会谈现场的表情都很严肃,气氛应该是紧张的,难以看到中共试图宣传的中法建交60周年的氛围。
不过,外界更多关注的是习近平面前放了一个黑色的杯子,与其他人明显不同,被认为他仍然担心被下毒。还有人从习近平走路的姿态分析,认为他应该曾经中风过。
这些中共党媒极力要回避的细节,被国外媒体记者们及时扑捉,中共却无可奈何。
抗议和「欢迎」人群的反差
2023年11月,习近平前往美国旧金山参加APEC峰会,并会见拜登,众多华人面孔的抗议者人群成为一道道令人印象深刻的风景线,中共组织了一些人试图捣乱、谩骂、打人。
此次中共党魁到访巴黎,更多不同族裔的抗议者受到瞩目,包括国际特赦组织、记者无国界组织、维吾尔族和西藏人士等。
中共党魁出访,中共驻外使领馆都会雇佣一些华人和留学生到场欢迎,但因为西方国家正加大力度反渗透,中共在法国应未敢过于造次,暂时也没有看到试图捣乱抗议的报导。
习近平到访匈牙利时,一些所谓「欢迎者」的真面目被媒体扑捉到,从他们的姿态和表情看不出真心要「欢迎」的样子;还有一些人着装统一,更像是被组织的,而不是自发而来。
匈牙利政府靠近中共,中共使领馆在当地可能比较嚣张,抗议者的空间应变小,抗议难度要大些,但仍有抗议者出现,应该也得到了警察的保护。
中共党魁外访同时严防内部
习近平带着蔡奇出访,应该担心中南海失控。党媒先后报导,5月7日至9日,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疆调研;中共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辽宁大连、沈阳调研;中共政协主席王沪宁6日至8日在广西调研。
习近平和蔡奇不在北京,其他三名政治局常委也被安排离开中南海。看来中共党魁对他们都不放心,生怕自己不在时,有人背地里在中南海搞事,干脆都赶到外地去调研。剩下两名常委赵乐际和李希不知身在何处。习的亲信公安部长王小洪和国安部长陈一新,应该被安排紧盯关键人物。
3月初的中共两会上,习近平和李强之间诡秘的眼神被媒体扑捉到,他们应该各自都看到了,戒心恐怕更重。
习近平要防《推背图》中讲的「身带弓」之人,自然要防李强,因为「强」字里带「弓」。习也要防王沪宁,因为他太阴险,出过不少坏着,说不定哪天也会用在习的身上。
总之,中共党魁出访,对内对外都没法省心,一系列尴尬无法掩盖。中共政权还能捱多少日子,大概可以掐指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