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0日訊】(記者方曉報導)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中國就業市場的嚴峻程度超乎想像。曾經光環加身的名牌大學的博士畢業生,大小公司都不要。「殯儀館3500元招太平間門衛,還要求24小時全天在崗,30歲以下,竟還要筆試」這條招聘信息近期登上熱搜,引爆中國社會對就業市場「內捲」至極的憤怒與無奈。這無疑是中國就業環境「恐怖」現狀的縮影。
名校博士也難逃失業困境 文科生尤為艱難
就業困境不僅蔓延至基層崗位和普通大學生,連頂尖學府的博士畢業生也難以倖免。近日,浙江大學文科博士應屆畢業生、三十歲的女博主「自然卷卷」講述自己找不到工作的視頻在社交平台廣傳。她說,「我已經完全沒有工作。我真的很想問到底是誰在說——985名校畢業的學生就一定很好找工作。」
「當我花了四年半的時間終於完成我的博士學業之後,我陷入了一個非常魔幻的找工作的過程。我在本科和碩士期間可以進入的公司(阿里巴巴、網易遊戲),現在已經完全沒有機會進入這些公司了。
「現在我已經30歲了,因為我的學歷比較高,找工作陷入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小公司不敢要我。大的公司認為我相當沒有性價比。每次面試之後都沒有了下文。我的感覺就是當大環境差加上裁員差。畢業於名校也並不能保證可以獲得一份工作。」
她感慨道:現在的工作怎麼會這麼難找?
財經博主「忐忑的可樂餅」評論道: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文科生不太容易了,確實不太容易找工作了。經濟好的時代,文學作品、電影的票房都很好。可是現在這個大環境下,跟文科相關的東西普遍都不叫好。電影的票房也是暴跌。這基本上是經濟形勢的影射。在這樣的經濟形勢下,大家都是無能為力的。現在的大學生畢業生普遍就業不好,很多大學生在大學階段就已經在做自媒體了,在賣貨。現在的高校也倡導大學生能夠自己想辦法,在畢業後自找就業門路。
殯儀館一崗位「捲得太過分」
近期,「殯儀館3500招太平間門衛要全天在崗」的話題登上熱搜。因為其特殊的崗位性質、薪資、工作要求和招聘條件,在中國社會引起了不小的輿論風波。
該招聘由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殯葬服務中心發布,招聘合同制後勤及太平間門衛,要求年齡30周歲以下。崗位工作內容是全天24小時堅守殯儀館、公墓出入口,負責詢問和登記進入人員身分,引導車輛規範停放,引導辦理業務人員遵守相關規定,以及制止不文明或違反規定的行為。
崗位基本待遇是3300元一個月,績效200元一個月,按照年度發放。
此外,招聘要求考試,包括筆試和面試,筆試閉卷,科目為專業基礎知識。招聘發布後引發網友熱議。
不少網友表示,「捲得太過分了」,一個安保崗位要求30周歲以下,招聘還要筆試,而且這樣的崗位要求24小時在崗,表明現在的就業環境真的是太恐怖了。
年輕人為了生活走「擦邊球」路線
在過去幾年裡,中國名牌大學生做餐飲服務員、擺地攤、送外賣的新聞層出不窮。「全職兒女」這樣用以掩蓋高失業率的新名詞也成為中國社會的流行詞,待業在家的青年人被粉飾為「全職陪伴父母」,用以降低社會矛盾。
此外,包括中國傳媒大學在內的中國高校開始通過鼓吹「靈活就業」來讓數據亮眼。
「以前大家找工作依賴校招或者春秋招,我畢業的時候沒有工作,輔導員要我開一個抖音帳號,然後在我的畢業去向上寫了『靈活就業』。看,一個帳號我就成了有工作的人,沒工資也沒關係。」一位匿名的2023年畢業生這樣告訴BBC,畢業兩年裡,她換了兩份工作,但都不令她滿意,因此她一直是待業狀態。
更令人憂慮的是,為了生存和流量,部分年輕人甚至被迫走向「擦邊球」的邊緣。近日,一段年輕女孩「穿著清涼暴露」打擦邊球在直播間賣洗衣液的視頻在社交平台熱傳,被網友指是利用曖昧模糊的方式「吸睛」。這種做法引發公眾對其低俗營銷、挑戰道德底線的討論,有網友一針見血地總結:「這完美契合了這個時代,想賺錢就要無所不用其極。」
就業形勢愈發嚴峻 千萬畢業生湧入「史上最難就業季」
近年來,中國經濟形勢持續低迷,直接導致就業問題日益嚴峻。針對中年群體的裁員潮,以及青年畢業生的「找工難」問題,已成為中國社會面臨的兩大主要挑戰。
根據中共教育部預測,2025年春夏之交,將有1222萬名高校生畢業,進入社會。
此前,中國已經在2024年迎來1179萬高校畢業生,這已經被公認為「史上最難就業季」。
和去年相比還要迎來更多畢業生的2025年就業情況只會更加困難。這場「就業冰河世紀」的寒意,正在深入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