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3日訊】(記者林燕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於週五(2月21日)提出計劃,對中國製造的商船徵收新費用,並要求部分美國產品須通過美國船隻運輸。
該計劃旨在應對北京在海運、物流及造船業的不公平競爭,並挑戰中共海事野心。
這項提議源自於剛結束的301貿易調查,該調查始於拜登政府時期,並於川普(特朗普)總統就職前四天發布報告。USTR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共通過不公平手段壟斷海運、物流和造船業,削弱全球競爭,並大幅擴大市場份額。
1999年,中國在全球造船市場的份額不到5%,而截至2023年,已超過50%。相較之下,美國雖長期實施保護措施,鼓勵使用美國建造及運營的船隻,但國內造船能力持續下降。
前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於今年1月表示,美國商用造船業在全球排名第19位,每年建造的船舶不足五艘,而中國每年建造超過1,700艘船隻。
提高中國商船的運輸成本,可能為韓國與日本造船商帶來機會。目前,全球商船建造業由中國、韓國和日本三國主導,合計市場份額超過90%。拜登政府認為,中方造船業優勢源自於低價策略、低勞動標準,及人為壓低的勞動力成本。
USTR計劃向中國製造的船舶進入美國港口徵收數項服務費,最高可達100萬美元。此外,該計劃規定,初期至少1%出口至美國的海運貨物須由美國籍並由美國公司運營的船隻承運,該比例將於七年內逐步提升至15%,最終納入美國建造船舶的要求。
目前,川普提名的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仍待參議院確認。
鑑於全球航運業高度依賴中國船舶,商業航運被視為北京可操控的重要槓桿,任何對該系統的干擾——無論是意外還是刻意——都可能引發供應鏈衝擊,這正是美國試圖避免的風險。
USTR的提議獲得工會支持,但零售商可能持反對意見,擔憂額外成本將轉嫁至消費者。該提案現已開放公眾評論,並預計於3月舉行公開聽證會。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