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5月10日訊】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紀元焦點》,我是琬琰,今天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大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今日焦點:中共間諜太猖獗 美國頂級高校被滲透;房市崩盤拖垮金融體系 大陸銀行倒閉潮將至;三重過濾後的信息幻覺 中國網民被困楚門世界。
中共間諜太猖獗 美國頂級高校被滲透
5月7日,隸屬於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獨立刊物《斯坦福評論》發布深度調查報導揭露,中共在斯坦福大學長期運作間諜活動,其目標是針對那些從事敏感研究的學生和教授。由於手段多樣,讓人防不勝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這項調查是基於「2024年7月到2025年4月」期間進行的十多次採訪而完成的,受訪者包括斯坦福的教職員工、學生、畢業生,還有研究中共情報和技術竊取的專家。
報告舉例,一名主要研究中國問題的女學生安娜(Anna,化名)稱,她在社交媒體上認識一個叫查爾斯‧陳(Charles Chen)的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兩人在交流時,查爾斯會問她一些看似無害的問題,比如,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她是否會說普通話等。
很快,查爾斯就鼓勵安娜到北京訪問,同時提出會為安娜支付旅行費用。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有能力承擔安娜的機票,他還將自己的銀行帳戶餘額截圖發給了安娜。
但是安娜很快就發現不對勁,在兩人交談時,查爾斯會提及一些安娜從未透露過的個人信息。除此之外,查爾斯還敦促安娜使用中國版的微信來進行溝通。眾所周知,微信是一個受到中共高度監控的平台,這讓安娜心生懷疑。
當查爾斯要求安娜刪除兩人的聊天記錄時,安娜的警戒心已經到達了頂點,於是聯繫了安全部門。
據調查發現,查爾斯‧陳很可能是中共國家安全部(MSS)的特工,他的任務是尋找那些對中共有好感或立場模糊的學生,挖掘潛在「人選」,同時收集情報。
值得注意的是,查爾斯在社交媒體上「發掘」的目標,幾乎全部都是女性。所以在這裡要特別提醒女性朋友,提高警惕,發現情況不對應立即報警。
說到這裡,可能有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學生能有什麼情報,這不是白費功夫嗎?其實不然,情報收集目標不一定是竊取機密文件,而可能是悄悄提取美國技術創新背後的流程和訣竅。這包括斯坦福研究項目的結論、方法論、軟件、實驗室工作流程、協作結構,甚至通信渠道等等。
一位不願透露透姓名的斯坦福教職工表示,在斯坦福大學裡,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這種針對敏感技術的非傳統情報收集非常廣泛。
一位熟悉斯坦福情況的專家透露,在斯坦福大約1129名中國留學生中,有些人一直在向中共報告信息。其中有一類學生是被重點利用的,就是那些獲得中共國家留學基金會(CSC)資助的學生,這類學生很多,大約占總留學生的15%。所有獲得資助的學生都被要求籤署所謂的「忠誠承諾書」,如果違反對中共的承諾,不但自己有麻煩,他們的家人也會受到牽連。
斯坦福大學教授拉里‧戴蒙德(Larry Diamond)指出,如果中國留學生「說了支持達賴喇嘛的話,或批評北京的立場,或譴責中共的威權主義」,他就有可能會被警告,他們在國內的家人可能會遇到麻煩。
美國前國家安全委員會前中國事務主任馬修.特平說,中共政府花費大量時間收集海外留學生的數據;所以他們非常了解這些留學生的背景。同時也清楚地了解誰在做什麼,如果有人在前沿技術等北京當局感興趣的領域工作,那麼政府就會很容易地聯繫到這個人。他們使用『胡蘿蔔加大棒』的策略。如果你提供信息,可能會得到獎勵;如果你不提供,就會面臨懲罰。」
除此之外,有家人在大陸的留學生也會面臨威脅,有時候中共會讓身在中國的家長去「喝茶」,讓他們「勸」孩子配合。他說,這類手法很早以前就有,現在依然在用。
前FBI局長克里斯托弗.雷曾經形容,中共的學術間諜行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財富轉移」。
《斯坦福評論》的報告指出,在調查中,他們發現,斯坦福的教授、學生和研究人員都可以毫不遲疑地講出他們遭遇中共間諜的經歷,但是他們又不敢公開談論。原因很多,包括擔心被打上「種族歧視」標籤、怕被中共跨國打壓,及怕學校丟掉6400萬美元的中方資金等等,這樣的想法導致斯坦福大學內外在中共間諜的問題上普遍保持沉默。
《斯坦福評論》指出:「正是這種普遍的沉默促使我們撰寫這篇報告。在採訪了多名匿名的斯坦福教職員工、學生和中國問題專家後,我們可以確認,中共正在斯坦福大學進行著廣泛的情報收集活動。簡而言之,『斯坦福裡有中國(中共)間諜』。」
房市崩盤拖垮金融體系 大陸銀行倒閉潮將至
中國經濟持續下滑,房地產崩潰。如今,這場由房地產引發的危機正逐漸蔓延至金融體系。
據第一財經稱,僅在2024年,中國就有199家中小銀行被註銷,數量遠超過去三年的總和。
數據顯示,在被註銷的199家銀行中,包括36家信用社、56家農商行、6家農村資金互助社、100家村鎮銀行、一家城商行。其中,批覆解散的89家、批覆合併的102家、工商註銷的8家。
不僅小銀行,即使是中國六大銀行,也逃脫不掉不斷萎縮的命運。2024年,六大銀行共減少了361家分行,等同於每天都有一家分行被關閉。雖然中共當局將其美化為「瘦身」,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這是中共的無奈之舉。
銀行業的不景氣與房地產業的崩盤有著直接的關係。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中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68個城市的房價繼續下跌,平均跌幅達到5%。這對靠房產抵押放貸的銀行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房價一跌,抵押品的價值就變低,貸款風險就會變高。
中共政府眼看房市控制不了,居然直接放手不管了。根據中房網報導,今年至少有18個城市取消或放寬了房價限制,允許開發商自行定價。這樣的行為,讓本就不好的房市,更加失控。
有的開發商為了回籠資金,將房價定得極低,甚至比同地區,同戶型的二手房還低。二手房主為了賣房,只能將房價定得更低。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
與此同時,很多房主因為失業降薪,還不起房貸,被逼斷供;有的房主看到房價跌得太凶,其所剩價值遠低於還沒有還完的銀行貸款,主動斷供;再加上大陸爛尾樓事件頻發,以致於銀行的壞帳在不斷上升。
另外,在房地產高潮時期,銀行已經將抵押資產再次放貸。現在的全面經濟衰退會使銀行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困境。唯一的希望是中央銀行「印鈔」救助,但這樣做只會讓局勢進一步惡化。
對此,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教授謝田直言,中國經濟衰退的問題可能會持續下去,中國金融海嘯隨時都有可能來臨,未來會出現更多的銀行倒閉,這是大趨勢,很難更改。
三重過濾後的信息幻覺 中國網民被困楚門世界
近日,微信公眾號「科學與真相」發布文章《從全球流量排名看中文信息繭房的困局》文中對中英文在網絡世界中的內容體量進行了對比,揭開一個殘酷的真相:即每個中國網民本質上都生活在經過三重過濾的「楚門世界」。人們接觸的所謂「海量信息」,不過是浩瀚知識海洋中的涓滴之水。
由於這篇文章太過敏感,很快被平台刪除。
文章寫到,在中共的封鎖下,中文信息在全球網絡中,只占極小份額,約為1.3%。在全球最大的知識共享平台維基百科中,其英文詞條的數量是中文版的15倍。
如果用搜索引擎來作對比,其結果更加慘烈。Google每個月的訪問量高達853億;而百度卻只在中國市場獨占鰲頭,其國際影響力僅限於中文世界。
當全球網民在Google檢索知識、在YouTube觀看視頻、在Facebook分享生活時,中國的網絡用戶卻只能困守在一個由百度、淘寶和微信構築的數字孤島。
中國網絡企業看似輝煌,卻只是內卷式繁榮,其過度依賴於封閉市場的結果是,企業缺乏真正的全球競爭力。
對此,獨立學者吳祚來稱,中文信息上傳到國際網絡後,其總量所占的比例非常小,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世界的主流是英語文明;二是中共政府對網絡的打壓、封鎖、刪除;再加上審查和自我審查,以致國內信息匱乏,中文資源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就會越來越小。
吳祚來介紹,二戰以後,全世界的主流文化是英語文明,任何國家要想進入主流,就必須把他們國家的文字翻譯成英文,其中包括學術研究、論文發表等。總的來說,英語的總量是非常大的。
中文則是另一個極端,中國古代文獻及中國當代的創作比英文世界的內容要少,再加上中共的封鎖。即使中國人發表再多的內容,在國際網絡上也是檢索不到的。
吳祚來舉例,「我當年在博客中國發表的幾百萬字的東西,基本上都被刪除了。」中文的內容本來就不多,中共又打壓,又封鎖,又有防火牆。在這種模式下,中文對整個網絡的貢獻,自然就變小了,最後萎縮成1.3%這麼一個慘淡的數字。
吳祚來表示,「我們剛開始寫微博的時候,每個網站都有幾百個人、上千人在那兒負責刪除,這邊在生產,那邊在刪除,這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反差,其實也是對共產黨的一個反諷。共產黨說它弘揚了中國文化,但是現在沒有繁榮,就這麼一個狀態。」
中共對網絡的封鎖,讓中國人與國際脫節,猶如井底之蛙,很多人本能地排斥西方社會。
比如,前段時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稱海歸中有間諜,她不客氣地說,「絕不用海歸派,只在國內高校培養人才」,其格局眼界令外界一片嘩然。
吳祚來認為,如果網絡是暢通的,那麼國際的東西會流通到國內,激發國內人的反饋和再度創作,它就會變得很繁榮。他透露,他的朋友圈內有一位知名媒體人,因為沒有翻牆軟體,他居然在問「美國人是不是現在還吃不上雞蛋呢」?「信息匱乏到這樣一個程度,這是非常可怕的。繼續封閉下去,中文資源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就會越來越小,越來越沒有品質,因為人們不知道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然後會走向民粹,依賴中共提供的有毒信息。」
吳祚來還特別提到,現在的中文不只是總信息量行不行的問題,你通過AI檢索的時候,就會發現,它的很多邏輯都已經被共產黨毒化了,分析問題會跟共產黨保持一致。這說明中文信息不是匱乏、水少的問題,而是一池的水都被污染了,被扭曲了,邏輯都出了問題。AI根據海量的中文資料庫,被訓練,被餵料,這是比信息少更可怕的。少無所謂,如果是清泉、是乾淨的水,多少是有的,它被污染了,越多就越有害。
拆牆運動發起人之一劉棟玲稱,中共建立數字高牆,導致很多人生活在一個高度構建和控制的環境中而不自知。對於普通網民來說,如果沒有足夠意識去尋求更廣闊視野下的信息,則長期處於一個封閉和被動塑造的認知空間內。她認為,突破防火牆,不只是技術行為,更是意志的覺醒,是一場從信息自由邁向肉身自由的飛躍。
劉棟玲呼籲從家庭層面做起,協助孩子翻牆,為孩子拆除中共「防火牆」。只有拆除這道封鎖信息與思想的高牆,才能拯救中國的下一代。
好,今天的新聞我們就說到這裡,如果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給我們留言,我們一起討論。感謝您的觀看,我們下期見。
《紀元焦點》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