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訊】(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中共在加強社會控制的同時,也在大規模強化大陸高校的思想政治課程,對大學生進行強制洗腦與思想控制。但效果適得其反,尤其是當這種洗腦與現實產生激烈矛盾的時候,很多大學生開始拜佛信玄學。
思政課為何這麼特殊?
近些年來,大陸高校的思想政治課程占比越來越大、考核考勤也越來越嚴格,壓倒專業主課。
2018年入學北方工業大學的劉敖對表示,現在中共洗腦非常厲害,大學被強制安排了亂七八糟的近代史、馬原、毛概、思修,每週都有。像這種課程,一週應該至少有兩節課,而且必須要到位。高數那些硬課可以不用到,只要考試過了就行,但這些課必須每天都要到。
大陸某音樂學院大二學生琴琴告訴,她們學校有的課需要交手機,有的課不需要交手機,「基本上我們只有馬克思課會交一下手機,其它就都不交手機。」她說,如果被發現了就扣平時分,平時分一百分,給你扣到六十,你這門課就要重修了。
她還向記者出示了2025—2026年第一學期的課表,一週的思政課高達8節之多,包括4節毛概、2節形策和2節國家安全教育專題。
上述現象並非孤例,如今思政課課堂考勤比其它課程更嚴格,已經成為大陸高校的普遍現象。
比如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馬院考勤占期末總評的30%,該校還有具體考核方法:遲到記載符號為「C」,每次扣2分;曠課記載符號為「K」,每次扣5分等;而華東某高校的「形勢」與「政策」課,已逐漸演變為一場 「考勤秀」,課程結束時,老師宣布點名到的學生該門課程成績為A,而未到的則為C。
2021 年 3 月,中共黨魁習近平又提出了所謂「大思政課」, 要求社會生活也應變成思政大課堂。
原中國教培老師耿陸弢2015年上大學,他說那時的思想政治課已經相當嚴格了。
「我當時讀的是四川音樂學院,曾在學生會擔任宣傳部長。」他說,那時學生會開會前都被要求打開一個叫「青年大學習」的手機APP,強制學習十分鐘。官方說這是為了「提升青年思想覺悟」,實際上完全是政治宣傳和思想控制工具。如今的情況比那時候更嚴重,尤其是疫情期間,學校對學生言行的限制達到極致。
新西蘭異議人士樂愷安對表示,他2019年上本科的時候,要求全校全體學生課餘時間線上都要參加青年大學習,不是團員也要上,各個學院搞評分排名。現在更是有過之而不及。所謂「大思政課」意思是不光課堂上講政治,連生活、實習、社團、社會活動都要講政治,就是讓政治教育無處不在。讓大學變得越來越像黨校,而不是自由學習的地方。
中共強推馬工程 加大思政課洗腦
大陸高校本科生思政課必修課原來有五門,簡稱「馬原」「毛概」「史綱」「思修」和「形策」;2019年中共印發專門文件後,必修思政課數目逐年增多,考核難度逐步增大,思政元素也頻繁地融入到專業課程中;2023年又增加了「習近平思想概論」,這些課程由專職的思政教師擔任。
近年來,在當局的推動下,大陸高校不斷加大對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支持與投入。高校書記、校長新學期被要求為大學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課並需邊聽該課程;根據中共教育部數據,2012年至2024年,大陸高校思政課專職教師從3.7萬人增至11.3萬人、增長199%。
思政課教師的待遇也較其他教師更為優厚與穩固,北京市按每月2000元標準發放專職思政課教師崗位補貼;天津市增設1300個思政課專職教師和輔導員專項編制。
不過,在待遇提高的同時,這些思政課教師在中共上綱上線運動式的高壓之下,被迫放棄思考、不能說真話,淪為宣傳機器,他們被要求堅守所謂「政治底線」、不能揭露中共的黑歷史與失敗的社會主義制度。
20多年前大學畢業的原廣州教培老師袁崛對表示,在他讀大學的時候,還沒有那麼多思想政治課,也沒有專門的馬克思主義學院。當時思政老師還比較有自由主義傾向,對共產黨還有一些批評。
他說,但現在全國已有超過1400所馬克思主義學院,211高校差不多都有獨立的馬克思主義學院,所有的高校政治老師的基本上都成了共產黨的喉舌,完全按照共產黨的這一套說辭。它根據現實和宣傳的需要改寫歷史文獻,通過馬克思主義學院不停宣揚虛假歷史和虛假的意識形態,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
示意圖。2024年3月6日,北京全國人大期間,保安人員站在人民大會堂西藏廳外的玻璃門後面。(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洗腦是所有共產極權國家的基因與標配,但習當局的這波思想控制與清洗顯得異乎尋常。
普林斯頓大學退休教授林培瑞曾撰文對此評價說,中共的洗腦工程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而且侵入人們的意識比蘇聯的還厲害,甚至能夠比肩邪教。
圖爲中國問題專家、悉尼科技大學(UTS)馮崇義副教授接受采訪。(王楠/)
悉尼科技大學副教授馮崇義對表示,八九六四之後,中共信奉的馬列主義、毛思想,隨著蘇聯、東歐共產政權的坍塌,支撐不下去了。後來有所謂的「鄧三科」(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其實一定程度對馬列毛意識形態進行降級,以實用主義起而代之。但習近平想當毛的繼承人,又重新回馬列毛的極權,閹割了鄧三科,強化黨對整個社會的控制和領導,再加上自己的新時代社會主義理論,用這種東西來鞏固權力。
「極權的概念就是,除了要控制政治經濟行為、控制人的行為,還要控制人的大腦。」
馮崇義表示,前些年對中國現代歷史,特別是毛澤東給中國造成那麼大的災害,反右、大饑荒、文革浩劫、六四鎮壓及後來各種鎮壓,網路上信息很多。習上台之後,敏感話題都不準講,他現在要控制思想,把這些信息都從大腦裡面清洗出去。
「他用這種辦法來自我麻醉、自欺欺人。」 他說。
中共處於政治恐慌 但效果適得其反
除了自我麻醉,中共還另有目的。
耿陸弢對表示,中國大學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不只是教育問題,而是整個社會控制系統的延伸。他認為,這一點從去年「鄭州大學生騎行開封」事件就能看出來。
他說,那件事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表面上看只是學生們自發騎車去旅行、追求自由,其實是當代大學生心理矛盾和壓抑的一種象徵性表達。但在中共看來,這就是「不穩定因素」。它害怕大學生像當年的「八九一代」一樣重新組織起來、發出聲音、影響社會。
耿陸弢表示,中共提出所謂的「大思政課」,不是教育改革,而是出於政治恐懼。尤其害怕大學生的覺醒,一旦大學生再次成為思想的先鋒,他們的統治可能就會受到挑戰。
2024年11月16日,洛杉磯華人騎行聲援鄭州學生夜騎活動。(陳德怡/)
耿陸弢表示,正因為這種恐懼,從上到下就不斷強化控制,他們不希望大學成為「思想的火種」,而是希望大學生只學技能、不問政治,只管就業、不談社會。它的本質不是「教」而是「控」。
「這其實不是單純的教育體制問題,而是整個國家治理理念出了問題。」
樂愷安表示,其實中共自己也知道學生不信這些,但它還是要講。因為這不是教育問題,而是政治安全問題。它怕大學生成為「問題群體」,怕年輕人思想自由,怕反抗。所以思政課的目的不是「教你真理」,而是讓你「別亂想」。
他說,你天天聽、天天背那些口號,久了會麻木,不再質疑。這就是它想要的。後果就是:久而久之,大學失去了獨立精神,學生也缺乏創造力,這對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是災難。
袁崛對表示,思政課在國內有種說法叫做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我們知道它說的是假的,它也知道它說的是假的,但共產黨為什麼還要這樣去做?因為它要貫徹原納粹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所說的「謊言說一千遍就成了真理」,這是一種愚民教育,讓大學生逐步喪失反抗的能力和動力。
中共處心積慮的洗腦工程的效果適得其反,儘管大學生們為了畢業不得不修完學分,但私下吐槽真實想法。
有網友評論說,某外語專業學生形容龐雜的思政教材:「這就好像是為了那碟醋,包了幾屜餃子。」
也有網友評論說,「我現在正在聽維尼理論課,覺得好噁心,不想上課,但又不能翹課(有人看),真的想吐得不行。」
去年9月《金融時報》報導,在中國一所大學一門為期四小時的必修思政課的課堂上,學生情緒低落:四分之一的學生在睡覺,大約一半的學生在忙其它課程作業,其餘的學生看起來很無聊。
耿陸弢表示,洗腦的後果是浪費青春、禁錮思想,如果一個國家的教育只是培養服從的機器,那它最終失去的,不只是人才,更是希望。這樣的大學生內心空虛、沒有創造力,也沒有真正的幸福。
在這種洗腦教育之下,2023年一項研究顯示,從2009年至2020年間,中國大學生的無聊感大幅增加。
大學生空虛和無聊的表現一般有: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來;不求上進,隨波逐流;感覺大學生活沒意思;越無所事事就越覺得內心空虛,越空虛就約越覺得生活無聊。
爬山怕累,去海灘怕晒,逛展覽覺得看不懂,躺在床上什麼都不做,哀嘆生活無趣,是一位00後女孩的寫照。
馮崇義表示,中共洗腦對下一代有很消極的影響。現在它這種東西哪怕你不接受,整個說法漫山遍野,不管是課堂上、傳統媒體上還有現在的互聯網上,都是這些東西。它要用這種東西麻醉你,讓你看不到前途,一團漆黑,讓你沒有別的知識來源,你就無法深入系統地接受新的思想、新的思維。
「其實這對整個個民族智力的破壞,讓你沒有別的知識來源。」
洗腦無法消滅天性 大學生開始拜佛信玄學
即使中共如此龐大的洗腦工程,並無法消除人類追求真實、善良、美好的天性,也無法改變人的基本價值判斷,尤其是當這種洗腦與現實產生激烈矛盾的時候。
馮崇義表示,本來政治學、哲學、歷史可以啓迪人的智慧,但中共把這個東西變成一種非常可怕、非常煩人的東西,很多人會自然的抵制。以前上大學還有機會提高社會地位,現在這個路已經堵得差不多了,也看不到奔頭,當然大多數現在躺平了,不陪你玩了。
樂愷安表示,現在年輕人其實都懂得多了。雖然被迫上課,但私下都在翻牆、看外網、刷B站和抖音。他們知道現實經濟差、就業難、房價高、官場腐敗是客觀現實問題,那種「愛黨感恩」那一套越來越沒人信。思政課對他們來說,最多就是應付考試,背幾句八股文。
「這種洗腦反而有反效果,很多人聽多了反感更大,甚至開始反思為什麼國家這樣?它越是強行灌輸,越容易讓年輕人看穿它。」
袁崛表示,中國現在的大學生不管在大學還是在社會層面也好,越來越從中共這些年的表現中清醒。國內哪怕輿論控制很嚴的情況下,很多人還是通過抖音或其它途徑來發洩對社會的不滿。
耿陸弢表示,從2015年到現在,中國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從「形式化」變成了「全面控制化」。它早已不是教育內容,而是一種系統性的思想占領。但越是強制灌輸,就越顯得心虛。壓制思想並不能消滅思想,反而會讓更多人開始思考、開始覺醒。
他說,尤其在資訊時代,這種洗腦越來越難奏效。現在很多大學生會翻牆,看國際新聞,接觸外界資訊,他們早已明白這些課只是政治工具。目前這套系統之所以還能運行,只是靠著防火牆與壓制。若經濟進一步惡化,民眾不再滿足於被灌輸謊言,這種洗腦教育就會徹底失效。
與此同時,一種古老的文化傳統正在年輕人之間流行,包括命理學、風水學、占卜學等等,大陸大批的年輕人也開始熱衷去寺廟拜佛上香。
根據大陸旅遊服務平台攜程的數據,2024年2月以來,預購寺廟景區門票的人群中,90後加上00後的占比將近50%。
2024年 2月10日,大年初一,北京雍和宮內上香祈福的民眾中,年輕人很多。(視頻截圖)
馮崇義表示,人生下來就有追求真相的內在動力,特別遇到很多難題,會去尋求一種對世界、對人生、對道德,各種各樣有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一個說法。
「因為灌輸的東西解釋不了現實,跟他們現實的東西是衝突的。你講黨那麼偉大,為什麼把他們的生活弄得一團糟?你說社會主義好,他們沒有任何出路,然後背一身債,然後現在失業以後無家可歸,畢業就失業,所以他要找出究竟什麼地方出問題了。」
馮崇義表示,當大學教育把自由主義、民主理論都堵死以後,很多人繼續去尋求思想上的食糧,玄學也好、宗教也好,去尋求這種對世界的認知,對道德體系的一個培植。
「這也不純粹是解脫,其實要尋求一種新的解釋方法。」 他說,共產黨灌輸的這套思政課是騙人的一個話術,解決不了問題,所以一些人還是很積極地尋求一個答案。
「有的人找到佛,有人找到神,有人找到玄學,這都是個人選擇,這是積極的行為,就是要尋求一個對宇宙、對人生、對社會的一些認知。」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his photo taken on November 26, 2019 shows university students preparing for the upcoming National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 (NPEE) at a library in Shenyang in China's north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 - China will hold its 2020 national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s on December 21 and 22. (Photo by STR / AFP) / China OUT (Photo by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為2019年11月26日,中國大學生在遼寧省瀋陽市的一家圖書館準備研究生入學考試。(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