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党媒称该会议是为中国经济把脉问诊,定调明年经济工作。这次会议,基本是重复了12月8日中共政治局会议上的一些论调。
会议堂皇吹嘘2023年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成绩可圈可点」,可是会议刚开完,A股又跌破3000点。
事实上,即将过去的这一年,中共经济是惨不忍睹。不仅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齐熄火,更为头疼的是房地产业坍塌,金融爆雷。民企倒闭潮,外资逃离,人民币汇率破七常态化。
青年失业率飙升,消费疲软。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公务员降薪。货币和财政双管放水,仍躲不过经济通缩风险关口,等等一系列结构性、系统性、制度性问题困扰中国经济,中共政府几乎无力化解、无招应对。
但中共却罔顾事实,死要面子,死不承认。为了达到遮人耳目、掩耳盗铃的目的,会议破天荒地要求各地「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谈谈中共年度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共的经济形势。
新提法充斥,主打仍是画大饼
中共这次会议,炮制了很多新提法,比如,「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等等。
这些冠冕堂皇的名词不只是普通人看不懂,恐怕业内人士与经济学家也会被搞得晕头转向。不过这倒是中共文宣的一贯特色。失业不说失业,叫灵活就业,负债叫提前消费,裁员叫向社会输送人才,穷人叫待富人群,等等不一而足。
中共在前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到了「三重压力」,即「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次换了个马甲,对应的提法叫「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听起来似乎是病情减轻了,其实是中共文宣的障眼法。
来看一组数据。中共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共鼓吹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6.8%,但主要贡献是餐饮增长18.7%拉高所致,大宗商品如汽车,国内销售同比仅增长1.9%。地产及地产相关的行业如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消费呈明显下滑状态。需求收缩无明显改善。
2023年前三季度,中共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产能利用率普遍低于欧美国家的正常值域79%—83%,且比去年同期均减少1—2个百分点,只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这两项的产能利用率超过79%。这并非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而是「供给冲击全面恶化」。
再看看社融数据与物价指数。今年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5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达1.15万亿元。这就说明,货币的流动性主要是由政府创造的,而非企业和居民。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环比均下降0.5%。PPI同比下降3.0%,降幅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且是连续14个月下降。今年前三个季度,M2总量增速为10.3%,而生产和消费价格却持续下降,这是「社会预期偏弱」吗,这是「预期严重疲弱」。
对于中共经济工作会议的文字游戏,网民们压根不买账。
网友「锥子的思想实验」说:「说再多虚的都没用。这时候只需要一招,大幅提高无产阶级的工资收入,减少工作时间,让中国无产阶级能有钱有时间消费。……我们的发展阶段确实还在美国1914年之前。」
「步怀真」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好在文字上创新,比如『应x尽x』,这大概就是新提法了。中国的经济现在并不好,看似平稳,实际上缺少活力,一旦通缩,就会衰退下行。」
看衰中共经济,学者批评中共政策「见光死」
日前,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辜朝明在其新书《被追赶的经济体》中提出,中国经济增长故事中容易的部分已经结束,中国面临着「脱钩」、劳动年龄人口萎缩、中等收入陷阱等挑战。
近期,大陆网上疯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研究员魏加宁在11月7日举办的「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论坛上的一篇发言稿,题为「如何防止民营企业政策掉入『塔西佗陷阱』——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为民营企业彻底正名」。
魏加宁在发言中提出了和习近平当局背道而驰的论点,他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民营经济,而且民营企业才是主体,国有企业其实是对民营企业的补充。
魏加宁针砭时弊,大胆直言:「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重大抉择:究竟是顺水推舟走的远呢?还是逆水行舟走的远?是由党来顺势而为,主动推动并主导政治转型,实现一个有序、可控、温和的民主化过程呢?还是逆势而为,最终被动地面对一场失控、无序、激烈的社会动荡,农民起义?」
魏加宁指出,「从本质上讲,民主转型是大势所趋,是社会进步,既能够实现国泰民安,还能够实现长期执政;而农民起义、社会动荡是倒退,是灾难,必然会走向亡党亡国。」
魏加宁提出,党要主动转型,理论上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心态上从在野党转变为执政党,治理方式上从地下党转变为执政党。宏观政策和公共事务,一定要让公众参与,公开讨论,避免政策文件「见光死」、「一日游」现象。
学者魏加宁的观点无疑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但却戳到了中共的痛点,中共年度经济工作会议给了类似魏加宁这样的体制内高层智囊一次决绝的回应。
安全大于经济,中共复苏经济靠捂嘴
英国《金融时报》,就中共本次年度经济工作会议发表题为「中国在2024年将继续押注于安全而不是改革」的文章,文章对中共年度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的关键词进行了分析,与前几年相比,「发展」及「经济增长」是今年使用最多的术语,达到50次,2022年为45次,2019年为40次。「改革」一词被提及15次,2022年为13次,2019年为28次。而「安全」一词的频次,2019年为1次,2022年为9次,今年为14次。
文章表示,政府对国内外环境感到不安全,习近平对经济改革的兴趣日益减少,而对安全的关注却是一年比一年大。
从《金融时报》的分析可以看出,魏加宁呼吁中共转变政策,几乎就是与虎谋皮。在这一点上,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许成钢看得更为清醒与透彻。
12月4日,许成钢在台湾发表演说,他演讲的主题叫「制度基因:中国制度与极权主义制度的起源」。许成钢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两次重大运动,大跃进死了4千万人、文化大革命整了1亿人,中共的统治合法性动摇,经济濒临崩溃。改革开放只为中共续命,并非中国产生天翻地覆改变,阶级斗争和经济改革两者是为了同一目标,走向共产主义。
许成钢指出,改革开放通过向地方分权,主要是行政、资源和税收向地方分权,中共获得了一定的灵活性,但现在习近平全面收权,中共当下关心的不是经济而是政权安全。
二十大后,中共国安系统异军突起,强制介入经济与金融,推行《反间谍法》,前一段时间,严查肃杀看空、做空、唱空、掏空经济的言论,大搞金融文革2.0版运动。
12月15日,中共国家安全部发文称,「各类意图唱衰中国经济的『陈词滥调』不断出现,其本质是妄图以种种虚假叙事构建『中国衰败』的『话语陷阱』『认知陷阱』,以持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道路进行攻击、否定,妄图对中国开展战略上的围堵打压。」
言外之意,升斗小民对中共经济也只能歌功颂德,不能批评妄议,知名财经博主吴晓波、刘纪鹏前段时间就因质疑中共经济而遭禁言。网民嘲笑说,只许党宣口炮,不许百姓坦言,党妈复苏经济靠捂嘴。
中共开倒车的速度,远超人们的认知与想象。近日,最高法院办公厅发文称,「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将于2024年1月上线运行」。但上线后的法院裁判文书库仅「支持全国法院干警在四级法院专网查询检索裁判文书」,实施十年的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制度,就此关闭了。
知乎用户「虎年大吉」回应:「知乎今年不可再匿名回答,裁判文书网明年不再对外开放。把普通网民放在阳光下照射,你们却躲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