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逝世能撼动政权,民众往往藉悼念活动抒发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如1976年的「四五运动」和1989年的「六四事件」就是因为悼念中共总理周恩来与前总书记胡耀邦而起。中国官方于10月27日公布国务院前总理李克强病故消息,连日民众自发到其位于安徽合肥的故居献花,中共对此戒慎恐惧,高度严防任何「反习」行动趁势鼓动。今天,对于中共领导人而言,领导人之死与民运挂勾是心魔大于真实威胁,事实上从「六四」后一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腰骨被坦克辗碎后,追求自由民主的理想主义在中国早已不流行,取而代之是利己主义与物质主义的抬头,时移势易,李克强之死难如同过去引发大规模街头运动,充其量只令习政权绷紧数天,国安、城管多领加班费而已。
李克强卸任前喊话:人在干天在看
据中国官方公布,李克强在「上海休息」时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于10月27日0时10分逝世。由于李克强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在今天8月,当时精神饱满,加上中国对高级官员均有医疗人员全天候服务,因此李在68岁之龄骤逝惹外界诸多揣测,而这些猜度源于习近平接任国家主席后要「定于一尊」,多年来把作为中国第二把交椅的李克强边缘化,形同「虚位总理」。李克强自2013年起出任国务院总理,直至今年3月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卸任。
李克强一直被视为中国前领导人胡锦涛的得意门生,早年在共青团中央工作,后来在党内步步高升,官拜总理。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胡锦涛当众被架离场时拍了一下李的肩膊,简单一个动作讯息量强烈,好像要提醒李自求多福般。外界有此想法,皆因在中共20届政治局24席成员中,「团派」惨遭「团灭」,一个不留,象征习已毫无制衡地集大权于一身,作为「团派」的大佬,李克强又怎会有好果子吃﹖
事实上,习李关系疏离的传言早已甚嚣尘上,如疫情期间有传李克强一直不认同习近平的清零政策,后疫情时期李提倡「地摊经济」遭习近平打脸,北京官媒和央视直指「不利国家形象」,中共中央宣传部更下令禁止媒体使用「地摊经济」。李又曾在2020年的两会上指出中国有6亿人平均每月收入在1000元人民币,变相揭穿习近平称全面脱贫的谎言。李克强今年3月卸任时向国务院办公室职员发表告别演说提了一句「人在干,天在看」,马上被疯传,外界均认为此话蕴含深意,剑指习帝。
中共杯弓蛇影严防动乱
李克强逝世,大批民众到他位于合肥的故居外献花,网上亦有大量悼念的帖文。中国政府对于在线线下的悼念活动均严格控制,中国多间大学禁止集会悼念,学校通知所有社团活动因故取消,而且消息不准在群组传播,除了李克强故居外,其余地方的聚集悼念均不被允许。至于网上只能看到经官方认证的新闻与文章,网民自发的留言与发文均被屏蔽,就连梁静茹的歌曲《可惜不是你》亦再次被禁止转发。
中共历史上因民众聚集悼念领导人而引发大规模反政府运动绝非新鲜事。1976年4月4日至5日清明节期间,大批北京民众在天安门广场悼念已故总理周恩来,藉此发泄对四人帮的不满情绪,「四五运动」并没有持续多久,民众很快被武力驱散,但同年9月毛泽东去世后不久四人帮便倒台,「四五运动」被认为是把中国政治拨乱反正的先声,亦为八九民运提供勇气与想象。
至于波澜壮阔的「八九民运」亦是由中共领导人逝世而揭开序幕。1989年4月15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因心脏病辞世,北京大学生与市民相继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很快得到全国大学生响应,随着悼念转为反官倒、反贪腐活动,要求政府问责,同时提出民主自由等要求。学生在天安门广场绝食静坐,民运风潮席卷全国,最终6月4日中共出动军队、坦克血腥镇压,「八九民运」以最惨烈的方式告终,中国的民主进程亦嘎然而止。
中国暂无大规模民运的条件
那么今次「总理之死」会否再一次在中国掀起政治风暴﹖笔者认为机会微乎其微,因为除了中共的独裁统治在三十多年间更上一层楼外,中国人怯于极权管治与长期被密集式政治洗脑后,早已换了一个脑袋,思想与心态上与八九学运的参与者截然不同。八九六四的一代青年人在文革出身成长,他们大量吸收爱国英雄主义,因此相对愿意为开创国家前途而自我牺牲,在这个「火红年代」青年人讲理想,追求自由思想蔚然成风,然而「六四事件」后,高度参与其中的学运领导、工运领导不是被囚便是流亡,留下来的被长期监视与滋扰,惟有噤声保平安。
专门研究天安门运动的历史学家何晓清在10月底被拒入境香港,原本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任教的她亦被中大以签证被拒为由实时解雇。何教授201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开设并任教「天安门运动历史与记忆」课程,著作包括《天安门流亡:中国民主抗争的声音》,名列2014年亚洲协会评选的有关中国的五大书籍榜。她被拒入境后,过去接受的访问被翻出,其中在2016年《纽约时报》的访问十分有意思,她谈到在哈佛教书时不时受到来自中国的学生质疑「六四事件」真伪,「在学期结束前,那位总是不相信我的同学突然举手。我以为她又要质疑什么,结果她很不好意思的说,她终于在电话里『逼』她妈妈说出真相。一直以来她妈妈都说不知道八九年的事,她就问妈妈说你就是那个时候上的大学,我老师说那时候的大学生都知道的。结果事实是,她妈妈当年跟同学坐火车去了天安门广场,她妈妈当时的男朋友,也就是这位学生现在的爸爸,被她爷爷锁在家里没去成。所以她妈妈本人1989年就在天安门广场,却告诉女儿不知道这件事情。到了最后,骗她的居然不是我。」
以上节录正好反映经历过八九六四的一代被迫失忆,「六四」精神无法在中国落地生根,当年参与其中的学生曾经对理想国度的向往与追求,甚至没有言传给下一代,叫他们如何想象?
八九后的一代成长伴随着中国经济起飞,在政府刻意利用经济成果麻木人民对民主政治的探索,物质主义早已压过理想主义,成为中国的主流。加上一孩政策下每个家庭集中资源在一个孩子身上,他们在呵护中成长,相对上一代更自我中心,再谈青年人为建设民主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简直是老土兼过时。
作者》余知宜 在香港从事传媒工作二十多年,走访社会各界,目前在台,不忘记者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