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油长期被视为有益健康的「好油」,但大肠直肠外科医师黄郁纯提醒,若使用方式不当,反而可能对肠道造成伤害。根据最新研究显示,橄榄油若经高温烹调或储存不当而产生氧化,可能引发肠道发炎与菌相失衡。黄郁纯表示,民众使用橄榄油应把握「避免高温」与「避免氧化」两大原则,才能真正发挥保健效益。
近日,黄郁纯于个人粉丝专页「痔零姊姊 黄郁纯医师 良好生活 I 大肠直肠肛门外科女医 痔疮手术 」指出,橄榄油是地中海饮食的核心之一,富含油酸与多酚成分,有助降低坏胆固醇(LDL),并具有润肠、助消化、稳定菌相与抗发炎等多重好处。然而,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当橄榄油因高温加热或长时间储存而氧化,其原有的脂肪酸与多酚会变性或降解,可能导致食用后肠道出现发炎反应。
黄郁纯表示,若想让橄榄油发挥最佳健康效益,关键在于「避免高温」与「避免氧化」两大原则。她建议每日摄取15至30毫升(约1至2汤匙)的冷压或特级初榨橄榄油,对肠道保健最为有利。橄榄油可用于凉拌或直接生饮,其中空腹饮用效果尤佳,能有效润滑肠道、帮助排便与消化
黄郁纯也进一步提醒,橄榄油属于适合低温使用的油品,若过度加热至超过发烟点(即开始冒烟的温度),油脂将迅速氧化,失去保健功能。此外,储存橄榄油时也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最好放置于阴凉处,避免光线加速油品氧化。她强调,若想透过橄榄油养护肠道,一定要选对方法、正确食用,才能真正达到预期效果,避免反而成为身体的负担。